close

人生的最後一張保單

( 2010/10/12 Yahoo!奇摩理財特約作家黃逸強 )
十月份好日子多,剛參加一場同事的婚禮,又趕了一場長輩的告別式,令人感慨的是,我們會精心策劃婚禮的終身大事,卻忘記喪禮也是終身大事。辛苦打拼了一輩子卻將身後事任由別人隨便處理,看到家屬和業者爭執,真不知他老人家若地下有知,會有何感想。
劃下完美的句點才不遺憾
人生最後一場畢業典禮辦不好不能重來,尤其是中國人講究排場禮數,活的時候不管是否精彩,走的時候一定要風風光光。通常這種事情都是委託禮儀公司辦理,但是業者良莠不齊,在家屬哀傷徬徨的時候,正好給不肖的葬儀業者有機可乘,欺瞞哄騙往往造成家屬的二度傷害,生前契約剛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。
根據美國、日本的經驗,生前契約的發展一定是保險的投保率到了某一階段,才開始慢慢推廣。就像以前的觀念談保險很忌諱、觸霉頭,但隨著時代的進步,現在的人都有風險意識,就慢慢可以接受保險了。
同樣的道理,現在談身後事要用什麼儀式、什麼禮俗也會讓人很不舒服、很排斥,所以大家都用消極的態度避而不談,但這件事將來一定會發生,不如就面對它。如果希望身後事能辦的圓滿如自己的意,那生前契約就像保險一樣,透過定型化契約與業者約定,將自己的一生劃下完美的句點,其實是可以事先規劃的。
另一件終身大事
生前契約是什麼?其實就是人生的最後一張保單,保險是理賠保險金,生前契約是理賠身後的禮儀服務,內容包括從停止呼吸到安葬入土的所有流程。一般人平常對這一方面都很陌生又都刻意迴避,所以給業者有很大的操弄空間。
於是內政部頒布了殯葬定型化契約的範本,同時還規定業者所收的款項必須提存75%交付銀行信託,如此才能確保契約的安全及服務品質的保障。在民政司的網站上有公布合格的廠商名單,可供民眾參考。
生前契約的特性是預購未來的服務,或許是二三十年後才會發生,所以安全性就很重要,要選擇有規模、有誠信的業者,再加上政府的把關就比較有保障。不要貪小便宜找不合格不知名的廠商,這必竟也是終身大事,能不謹慎嗎?
生前契約是否有必要性就見仁見智了,或許有人會說我已經有買保險了,用保險理賠辦後事就好了,有人交代將來要採用海葬或樹葬當然也不需要了。生前契約只是一個商品,無所謂好與不好,端看個人需求。
從保險的角度看它是必須的,因為將來總有一天會用到;從理財的角度看它是保值的,因為將來通貨膨脹、物價上漲,費用一定比現在高。生前契約是用現在的價格預購未來的服務,最重要的是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。
在日本有業者將告別式佈置得溫馨感人,放在百貨公司展示銷售,不但不嚇人還引來民眾圍觀。記得以前在金門當兵時,看到老百姓家裡沒事放一付棺材還真嚇了一跳,後來才知道是老人家自己買的,為將來預做準備。
能坦然面對生與死才是真豁達,既然婚禮辦的美輪美奐,或許自己也可以規劃一個浪漫唯美的方式向親友告別,當最後一次主角,秀出自己精彩的一生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萬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